怀化市教育扶贫工作调研报告

365bet体育在线官 www.dzlxwg.com 时间:2017年06月14日 【字体:

  一、引言 

  怀化地处湖南省西南部,位于武陵、雪峰两大山脉之间,湘、鄂、渝、黔、桂五省(市、区)周边中心地带,区域面积2.76万平方公里,辖13个县市区,总人口525.5万,其中有5个少数民族自治县、2个少数民族人口过半县,少数民族人口达210万,占全市总人口的40.5%,是集中连片的老、少、边、穷、库地区。全市目前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400多所,各级各类在校学生76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学生13.2万人,约占学生总数的1/4,比重相当大,教育扶贫成为怀化扶贫工作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怀化经济社会的发展。为此,怀化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教育扶贫工作,以落实教育惠民政策、提升资助保障水平、提高资助覆盖面为重点,以探索创办职业教育扶贫班为突破口,以改善贫困地区薄弱学校办学条件为基础,全面推进教育扶贫,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根据市政协的要求,为掌握全市教育扶贫工作现状,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措施,提高教育扶贫实效,市财政局于3月下旬深入会同、通道等6个县市区展开实地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二、调查结果 

  (一)主要工作措施及工作成效 

  1.明确目标任务,强化组织保障。教育扶贫是一项利国利民、功德无量的工作,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重要责任。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教育扶贫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教育精准扶贫工作。2015年市政府制定了《怀化市教育精准扶贫“643”计划》,成立市长兼任组长、相关市直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市教育精准扶贫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市教育扶贫工作。各县市区也成立了相应的教育精准扶贫领导机构,层层压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 

  2.落实资助政策,动员社会参与。一是严格落实国家资助政策。切实做好义务教育“两免一补”,中职学生国家免学费、助学金,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学前“入园补助金”,高等教育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以及农村学生免费营养餐等国家资助工作。2016年累计发放各类助学金2.34亿元,免除普通高中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杂费、中职学生学费约1.59亿元,受益贫困学生16.4万人,切实减轻了贫困学生家庭经济负担。二是积极动员社会力量捐资助学。2016年引进顺丰莲花助学基金、关爱儿童呵护明天项目、北京共美基金会、香港信义会等社会捐资项目,募集资金1525万元,惠及学生1.6万人,使贫困学生得到更多的资助。 

  3.完善基础设施,加强师资力量。一是持续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2014年至2016年,利用“全面改薄”专项资金7.5亿元,新建教学辅助用房及生活用房48.9万㎡、室外运动场地38.7万㎡、校园围墙2.7万m。配备宿舍设备4.08万套、食堂设备1.6万套。安装饮水设备7206台,配备课桌椅6.77万套、安保设备998套,新增图书49.87万册。2016年,全市投入1.54亿元,建成合格村小(教学点)156所和农村公办幼儿园38所。二是突出抓好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积极落实《怀化市实施<湖南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实施办法>细则》(怀政办发〔2016〕11号)。2016年共完成农村公费定向师范生培养计划897人,录用定向培养毕业生 350人,招聘特岗教师701人。 

  4.关爱特殊群体,保障教育公平。我市现有特殊教育学校7所,其中市本级1所,县级特校6所,就读的残障学生436人。在职教职工总人数118人,其中专任教师42人。近年来,我市特殊教育事业发展迅速,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显著提高,初步构建了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到中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各学段衔接的特殊教育办学体系。截止2016年底,我市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91.03%,有效开展了随班就读、送教上门、学前特教等工作。全面落实特教经费保障,特殊教育学校、随班就读、特教班、送教上门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达6000元。 

  5.发展职业教育,实现就业脱贫。市本级着力加强职教基地建设,通道2015年新建一所职业学校,芷江师范2017年春季顺利入驻,洪江市、靖州、新晃三县职业学校新校区正在建设之中,职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2016年全市招收全日制新生17876人,较2015年增加10%,少数职业学校甚至出现容纳不下的现象,职校招生形势喜人。2016年全市参加职高对口考试人数共1015人,本科录取202人,录取率19.9%,高出全省录取率11个百分点,职校教学质量显著提升。通过引导职业学校加大校企尤其是与怀化本地企业的合作力度,2016年全市职业学校学生就业率达98%,其中在怀化企业就业率达70%,既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也有效帮助就读职业学校的贫困家庭学生实现了就业脱贫。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扶贫对象界定需要精准。对贫困对象的教育扶贫补助,不是说增加了对基层的投入,事情就做完了,钱要精准,模式要精准,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 要做到“精准”,其前提和基础是扶贫对象的甄别。目前除高中免学费项目外(公办普通高中阶段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非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农村低保家庭学生、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学生按省级示范性学校高中生2000元/年,其他学校高中生1600元/年的标准免学杂费),各学段资助项目对贫困生的界定都比较笼统,在操作过程中,基本只以建档立卡困难户为准,这就产生三个问题:一是涵盖范围有遗漏,脱贫攻坚是以扶贫办“建档立卡困难户”数据为准,理论上应该涵盖所有经济困难户,包括残疾人家庭、低保家庭等,但是现实中由于各部门标准不一、数据没有共享,容易造成各行其事,比如一些地方民政部门的低保户并未完全纳入“建档立卡困难户”数据库中,此外,低保户往往不是以户为单位,而是以个人为单位,因此纳入“建档立卡困难户”数据库的低保户,其未成年的子女本人往往也并未纳入,在教育扶贫资助中就可能会遗漏。政策上贫困生没有明确涵盖非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农村低保家庭学生、残疾人家庭学生等贫困学生群体,操作中往往以“建档立卡困难户”为准,难免导致资助对象的遗漏,未能做到“应助尽助”。二是跟踪反馈有漏洞,国家资助政策目前仅普通高中助学金和高校助学金实行量化打分评比,分三档资助,其他学段由于缺乏与乡村政府、学校等基层组织的对接联络机制,扶贫办作为建档立卡的主管单位很难及时掌握辖内所有贫困家庭、贫困学生的变更异动情况,就可能导致同一学校就读的学生,已经脱贫的学生还继续享受资助,而新近入贫的学生却得不到资助。三是针对性不强有差距,国家资助政策目前仅普通高中助学金和高校助学金实行量化打分评比,分三档资助,其他学段由于缺乏对贫困学生贫困程度的摸底和分类,导致国家资助政策面宽、标准低,资助资金“撒胡椒面”,不能区别对待、精准发力,对于比较困难家庭学生尤其是特困家庭学生而言,无法真正解决问题。 

  2.贫困生资助体系需要完善。一是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目前实施范围仅为农村学校,而不是农村家庭,致使很多进城务工的农村贫困家庭随迁子女因在城区学校就读而享受不到国家的这一惠民政策,这种只以学校性质来确定补助对象的做法显失公平,且不能发挥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作用。二是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入园补助。该政策只针对普惠性幼儿园实施,但现实的情况是,各地的普惠性幼儿园数量少,非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占大多数,很多困难家庭幼儿由于在非普惠性幼儿园就读而享受不了补助。三是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与高中、中职以及高等教育阶段涵盖所有贫困学生的助学金政策不同,该政策只针对义务教育贫困学生中的寄宿生,一些因各种原因无法寄宿甚至无力承担寄宿的贫困学生处于被“遗忘”的角落。 

  3.师资队伍结构需要平衡。一是专业教师严重不足。去除临近退休、长期病假、产假、借调教师,能正常(满负荷)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任教师严重不足,其中边远学校、村小教学点师资紧缺矛盾尤为突出。二是骨干教师流失严重。农村教师流向城区和城边学校,尤其是因教师工资福利差距大等原因,近两年不断有骨干教师辞职到贵州天柱、贵州铜仁等地任教,给全市广大优秀教师带来较大心理冲击。三是教师结构不合理。年龄结构不合理,教师年龄日趋老化,青黄不接;学科结构不合理,理科老师需求缺口较大;性别结构不合理,年轻教师男女比例失调。四是教师区域分布失衡。边远农村学校由于条件艰苦,补充教师非常难,再加上农村学校班级数多(含学前班)、办学分散等原因,学校安排教学人员捉襟见肘,多以临聘教师应急。 

  4. 财政投入方向需要调整。现有的教育扶贫政策在制定之初,城乡办学条件差距较大,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农村,因此政策制定大多是从平衡城乡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化的角度着眼,财政投入主要是向于农村以及农村贫困学生倾斜。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农村人口减少,城镇常驻人口急剧增加,入学适龄儿童、少年增幅较大,城区学校大班额现象非常突出,现有教育资源难以满足社会需求。与此同时,在城镇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贫困人口,如市场竞争中淘汰的无业人员、身陷残疾而无法务工的人员、没有收入来源而生活极度贫困的人员等,这种情况也正是之前的政策在界定教育扶贫补助对象时没有预料到的。农村人口城镇化、教育的城镇化趋势对财政投入方向和重点提出了新的要求,财政投入要适时根据主要矛盾的变化进行相应调整。 

  5.财政管理体制存在制约。实行“省直管县”财政体制以来,增强了县(市)级财力,调动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但行政管理体制与财政管理体制不匹配,财权与支出责任不对等,也在很大程度上了削弱了市对县帮扶和调控的能力,省、市、县的财政管理关系一时无法理顺。由于扶贫工作以广大农村为基础,具体工作主要集中在县,省级财政管理范围过大,管理力度跟不上来,不利对扶贫工作的管理,不利于对扶贫资金的监督。 

  三、对策建议 

  根据以上现状及问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 

  1.深入摸底调查,奠定教育精准扶贫实施基础。建议由各县级教育部门牵头,扶贫、民政等相关单位积极配合,深入乡村、社区和学校,对辖区内的贫困学生进行全面摸底,建立贫困生信息档案并进行三档分类(一般贫困、比较贫困、特别贫困),对所有享受补助的贫困学生都必须是从贫困学生信息档案数据库中筛选评定。建立教育、扶贫、民政信息互联互通机制,及时了解掌握各县困难家庭学生的状况,及时更新贫困生信息档案,做到精准识别、动态管理,为教育精准扶贫提供真实情况和准确依据。同时,将贫困村学校、贫困家庭学生的需求信息与社会各界尤其是慈善机构、志愿者组织的扶贫资源、帮扶意愿进行有效对接、互联互通,实现全社会教育扶贫资源的精准化配置。 

  2.积极向上汇报,完善贫困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一是营改计划扩面提标。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将贫困地区城镇中小学一起纳入营改计划,弥补现有政策认校不认人的缺点,同时考虑到物价上涨情况,将原来每天每生补助4元的标准提高到每生每天5—6元,让正在长身体的学生吃到一份营养搭配合理的营养餐。二是学前教育入园补助扩面到非普惠性幼儿园,使这一政策真正发挥作用。三是改革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资助政策。取消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改为贫困学生助学金,与高中、中职以及高等教育阶段贫困生助学金政策并轨,涵盖所有贫困学生,并制定界定标准,根据贫困生的具体情况按照标准进行三档分类(一般贫困、比较贫困、特别贫困),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资助。 

  3.建立健全机制,提高贫困地区师资均衡水平。一是建立完善教师补充机制。建议改革农村教师培养机制,在科学测算偏远乡村教师需求及空编基础上,扩大贫困学生公费定向培养力度,每年选拔优秀建档立卡贫困初、高应届毕业生,到师范类院校进行定向培养,毕业后定向分配到生源地农村学校任教,既帮助贫困家庭实现就业脱贫,又为边远山区培养一支“留得住”的优秀师资队伍,提高边远山区教育教学质量。完善教师招聘办法,适当放宽教师招聘条件,扩大招聘范围,对“特岗”计划、师范委培计划设置性别比例,逐步达到男女比例基本平衡。二是健全支教贫困村学校机制。建议所有城区义务教育学校新招聘教师均要到农村贫困村学校(教学点)进行为期至少一年的支教;所有城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评聘中高级职称必须有1年以上贫困村支教经历或5年以上农村教学经历;每年选派一批城区学校优秀教师到农村薄弱学校支教,选派一批乡镇中学(中心小学)优秀教师到贫困村学校走教,选派一批农村薄弱学校教师到城区学校顶岗实习;每年选派一批城区骨干教师到结对帮扶的贫困村学校去送优秀课、示范课。 

  4.给予特殊关爱,实行特别困难学生政策兜底。对贫困学生信息档案数据库中的“特别贫困”学生, 在认真落实现有资助政策的基础上,建议制定特殊的“兜底”扶持政策,为他们提供一切必要的学习资助和生活资助。 

  5.因时因地制宜,适应当前教育的城镇化趋势。农村小学布局调整要以方便和满足群众的需求为出发点,兼顾办学效益。对于低龄儿童上学道路偏远、交通不便的,可保留、改建一批小学和教学点,确保当地学生方便就学。重点做好城市新建小区、旧城改造、城乡接合部、成片开发的城市新区、城镇化重点地区的学校布局规划,形成与城市发展和群众实际需求相协调的学校布局。学校布局调整要做到规划先行,建议各县做好中长期的中小学建设规划并与城市规划衔接,要防止盲目调整和简单化操作,避免造成新的上学远、上学难、大班额、学生食宿条件差等问题。 

  6、主动借助外力,探索金融资本助力教育扶贫。狭义的教育扶贫,是对教育贫困对象的帮扶,属于治标之计;而从长远来看,加大教育投入的力度,实现教育事业的超常规发展,面向未来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促进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才是改变贫困面貌的治本之策。由于地方财政支出压力太大,每年新增的教育投入连政策性配套都无法满足,何谈教育项目的建设?在现有的政策背景下,如何利用信贷资金和通过“PPP”模式的运作,加大力度,用以后的钱来做现在的事,借船出海,先行一步,实现教育超常规发展,值得认真思考。